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是國家級專業研究機構,主要研究1840—1949年間的中國歷史,內容涉及這一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思想、文化、社會等領域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歷史。其前身為建于1938年的延安馬列學院歷史研究室。1950年5月1日成立,名為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5月改稱現名。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在東城區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院辦公,2019年12月9日遷入中國歷史研究院。
首任所長為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范文瀾,歷任所長有劉大年、余繩武、王慶成、張海鵬、步平、王建朗。
現任所領導:黨委書記兼副所長金民卿、副所長金以林、紀委書記兼副所長廖剛。
現設有:晚清史研究室、近代經濟史研究室、近代思想史研究室、近代社會史研究室、革命史研究室、中華民國史研究室、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室、臺灣史研究室、抗日戰爭史研究室、近代文化史研究室、近代通史研究室、近代史史料學研究室等12個研究室;《近代史研究》《抗日戰爭研究》《臺灣歷史研究》、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等4個編輯部;科研處、綜合處。
全國性學術團體(即一級學會)有:中國史學會、中國孫中山研究會、中國現代文化學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中俄關系史研究會。
研究中心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中國歷史研究院近代以來中國歷史學知識體系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社會史研究中心。
現有編制115人;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設有博士后流動站。
建所以來,涌現出范文瀾、劉大年、羅爾綱、黎澍、李新、榮孟源、瞿同祖、余繩武、丁守和、李瑚、李宗一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有張海鵬、耿云志;榮譽學部委員有瞿同祖、余繩武、丁守和、蔡美彪、張振鹍、李瑚、王慶成、楊天石。
《中國通史》《中國近代史稿》《中國近代通史》《中華民國史》《帝國主義侵華史》《沙俄侵華史》《中國新民主革命通史》《中國近代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十九世紀的香港》《中國復興樞紐——抗日戰爭的八年》《日本侵華七十年史》《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研究》《臺灣史稿》《中華史綱》《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中國抗日戰爭史》《新西蘭華僑華人史》等專著為學術界矚目。
目前正進行國家或院重大課題主要有:中華思想通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編、中華民國外交史、中國近代思想通史、中華民族復興史、國家社科基金抗日戰爭研究專項(七項)、華工與一戰研究、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等。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國家體育場北路1號院2號樓(東裙樓)三層
郵編:100101
電話:86-10-87420922
傳真:86-10-87420922
電郵:kyc-jd@cass.org.cn
網站:近代中國研究網(http://www.montblancwatches.cn)
微信公眾號:chinamodern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