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日期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最新動態

                        近代史研究所召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交流會

                        作者:盧華 發布時間:2021-07-18 字體: 打印
                        作者:盧華
                        發布時間:2021-07-18 打印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開展,2021年7月14日,近代史研究所在中國歷史研究院船山廳召開全所學習交流大會。黨委書記金民卿做動員講話,紀委書記、副所長廖剛主持會議,副所長金以林作會議總結,李細珠、唐仕春、邱志紅、李珊、薛剛在會上做了交流發言。

                        金民卿書記指出,深入學習和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黨中央做出了明確指示,社科院黨組做出了安排部署,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今天,近代史研究所召開學習交流大會,是我們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的一個重要環節。他結合近代史研究所的實際工作,就學習講話精神,談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要提高政治認識和政治站位,全面學習和貫徹“七一”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立足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回望光輝歷史、擘畫光明未來,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深刻領會和把握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實踐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講話精神上來,更好推動事業發展。

                        第二,要認真研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文本,深刻領會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七一講話內容非常豐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百年奮斗的主題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第一次深刻闡述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明確提出了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九個“必須”;還對新時代青年寄予希望,并向全黨發出努力奮斗的號召。這些內容內涵豐富,思想深刻,我們要認真學習、宣傳、闡釋。

                        第三,要全面貫徹講話精神,推進近代史研究“三大體系”建設,真正把講話精神與近代史的研究結合起來。我們要抓住歷史的主題主線,以主題展開把握近代史研究。在堅持唯物史觀基礎上,創新研究范式,要把革命史觀、現代史觀等范式結合起來,形成中華民族復興史的研究范式;我們的學術研究,既要有觀點,又要有扎實的文獻資料,真正做到史論結合。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推進“三大體系”建設,形成近代史的學術支撐體系。全所的學習貫徹要落到實處,各個支部、處室要抓好學習,做好工作。

                         

                        臺灣史研究室主任李細珠研究員在發言中指出,作為一名新黨員代表,受中組部的安排,得以在天安門廣場參加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觀禮活動。除了現場聆聽習總書記的講話,自己還在七一后繼續深入學習此一講話內容。他認為,習總書記的講話有三個重要內涵:深厚的歷史感、廣闊的人民性、堅定的自信心。72年前,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如今習近平總書記又在此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直、站穩了。今后,要將這一精神貫徹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之中,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貢獻綿薄之力。

                        社會史研究室副主任唐仕春研究員說,他在電視上看了習近平總書記“七一”講話,也認真閱讀了 “七一”重要講話的全文和各大媒體的評論文章。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他有兩個體會:第一是從政治、思想層面理解”七一”講話的主要內容,了解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黨和國家的政治形勢、發展方向。第二是將”七一”講話精神貫徹到自己的研究中去。史學工作者要探索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如何創造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趕考之路上,史學工作者要貢獻自己的力量。

                        晚清史研究室邱志紅副研究員認為,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全文7290字,可分成三大板塊:第一部分扼要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第二部分揭示了百年奮斗史中,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功:第三部分告訴我們在下一個百年年要做些什么。強調,我們要深刻理解“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這一重要論斷,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的根本立場與導向。同時,要深入領會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在實踐中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中外關系研究室的李珊博士在發言中指出,習總書記的講話是站在兩個百年交匯的時間節點上,為中國共產黨繼續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擘畫的藍圖、制定的綱領。她的第一個體會是,“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的精神之源。正是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在建黨精神的感召下,中國共產黨不畏艱險、迎難而上、銳意創新,勝利完成第一個百年任務。第二個體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百年成就的制勝之道。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將在科研工作中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踏實做好自己的學術研究工作,力求不忘初心,不負時代。

                        《近代史研究》編輯部的薛剛博士談到,自己的崗位是編輯,日常工作就是與各種詞語打交道,“七一”講話給他印象最深刻的詞是“復興”?!皬团d”就是衰落后再興盛起來。1921年的創黨知識分子們,雖然意識到自己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到達彼岸,但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工作中去。這種少年中國特有的自我犧牲的熱忱,或許就是后來能夠讓黨組織一直保持生命力,不忘初心,并能完成上個一百年歷史交給黨的任務的關鍵原因。與此同時,習總書記在講話多次提到“以史為鑒”,最能體現歷史研究的重要性,這也督促自己要繼續認真學習中國近代史和黨的歷史,更好地完成所刊編輯的本職工作。

                        金以林副所長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總書記的“七一”講話精神告訴我們,學黨史,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開創未來?;仡櫸覀凕h的百年輝煌歷史,在黨內曾有過三次大規模的全黨學習活動。第一次是在中六屆七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那次學習是黨在面臨抗戰即將勝利,中華民族解放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組織的。全體黨員通過努力學習黨史,凝聚力量,為解放戰爭勝利和新中國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第二次是在我們黨成立60周年的時候,十一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它開創了我們改革開放的一個新局面。今天,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總書記繼續提倡學習黨史。學黨史如何落實到我們自己的工作上,這是個關鍵問題。作為近代史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圍繞近代以來我們取得民族獨立解放的歷史,真正把它研究好,這才是我們學習黨史、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最重要一點。謝伏瞻院長、高翔副院長在會上談及不同研究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謝院長特別強調基礎研究和對策研究的區別。近代史研究所以人文科學的基礎研究為主。我們既要完成對策研究和要報的工作,更要抓好我們的基礎研究工作。國家在“十四五”規劃里面多次談到數字化工作,人文學科怎么去做好數字化,站在科技的前沿來掌握這些新的技術,做好我們的基礎工作,這是我們的努力方向。他建議大家做好基礎工作,結合數字化多開展一些嘗試和研究,真正做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只有做好我們的研究工作,落實好總書記所說的主責、主業,這樣才不負黨中央社科院對我們的定位和要求。

                        本次學習是全所范圍內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的一個良好開端,近代史研究所將根據制定的學習方案進一步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05055195 號

                        如何将自己隐私玩到哭,说服娇妻尝试其他男人粗大,FREEⅤIDEO性欧美VR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