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輝|撫慰人心與政治運作:1938年長沙大火的罪責定調
?【內容提要】 1938年11月12日,張治中收到蔣介石“于長沙如失陷時,務將全市焚毀”的“文侍參電”,隨即令酆悌進行焚城準備。11月13日凌晨,長沙城內突發大火并延燒數日之久。大火發生后,蔣介石為平息社會憤慨、撫慰人心,與俞...
27
2023-02
2023-02-27
張俊義|全面抗戰時期中英修筑滇緬鐵路交涉
【內容提要】
修建滇緬鐵路是全面抗戰時期國民政府貫通西南國際運輸通道戰略決策和行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修筑滇緬鐵路需要將云南境內的鐵路與英屬緬甸的鐵路貫通,所以自滇緬鐵路計劃醞釀伊始,國民政府就與英國政府...
25
2023-02
2023-02-25
李世眾 | 19世紀中葉“儒梟”集團的崛起與地方權力角逐——以浙江樂清的瞿振漢起義為例
【內容提要】
19世紀初以來,銀貴錢賤的現象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巨大影響,各階層收入減少,政府虧空嚴重。至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后,為克服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清廷大規模出賣科舉功名。浙江省溫州府樂清縣由此出現了一個數量龐...
23
2023-02
2023-02-23
王亞楷、李騖哲 | 圖像中的《南京條約》:鴉片戰爭中英交涉史實新釋
【內容提要】
1842年8月29日,《南京條約》在英艦“康華麗”號上正式簽署。英方為此專門繪制了《〈南京條約〉的簽訂與鈐印》一圖,其史料價值不容忽視。該圖的繪制與印刷均由英國官方授意,其目的在于宣揚戰爭勝利、美化殖民...
21
2023-02
2023-02-21
池翔 | 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奉天國有林的確權與爭訟
【內容提要】
清末民初,北京政府開始推行國有林制度。這一制度對東北地區既有的林權習慣形成了挑戰。晚清東北的森林產權是林地與林木合一的“整體林權”,民間一般以地照和山場稅捐憑證作為私有林權的證明。然而,新的國有...
19
2023-02
2023-02-19
劉詩古 | “滄海桑田”:近代長江中游的沙洲變遷與灘地開墾
【內容提要】
長江水道是一個開放、動態的自然系統,既有水土流失、江水泛濫、沙洲漲坍等自然變遷,也有人類為了在濱水低地進行土地開墾而進行的大量人為改造。江心洲屬于典型的濱水低地,系長江中上游來水挾帶之泥沙遇阻減...
17
2023-02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