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標題

                        作者

                        關鍵詞

                        日期

                        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學術成果 > 學術著作

                        書訊 | 彭南生先生作序推薦:邵彥濤著《現代國家與其邊緣:近代蘭州城市發展研究(1872~1949)》

                        發布時間:2023-02-09 字體: 打印
                        發布時間:2023-02-09 打印
                        邵彥濤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歷史學分社
                         
                        2023年1月出版
                         
                        平裝396頁·定價:128.00元
                         
                        ISBN:978-7-5228-0760-7
                         
                         

                        作者簡介
                         
                         
                         
                        邵彥濤,河南新鄭人,歷史學博士,現任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研究,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1項及其他省部級課題多項,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宗教學研究》《人文雜志》等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獲湖北省2015年優秀博士畢業論文獎。
                         
                         
                         
                         
                        內容簡介
                         
                         
                        本書從現代國家與其邊緣的互動關系出發,從地理政治、空間格局、經濟發展、市政建設、社會心態等方面對1872~1949年的蘭州城市發展進行了深入考察。近代蘭州從“秦西極邊郡”到“中國中心”的轉變,鮮活展現了邊緣社會參與和推動現代國家構建的歷史實態,是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自在向自覺轉變的集中體現?!疤m州中心說”也是對中國廣大西部疆域價值的“發現”和“創造”?;仡欉@段歷史,對于擴展中國發展的戰略回旋空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啟示。
                         
                         

                        圖書目錄
                         
                         
                         
                         
                         
                        序 彭南生
                         
                         
                         
                        緒論
                         
                         
                         
                        第一章 地理、文化與政治:近代蘭州城市發展之背景
                         
                        第一節 自然地理空間下的蘭州城
                         
                        第二節 以蘭州為中心的西北內陸秩序的形成
                         
                        第三節 辛亥一役與西北內陸秩序的崩壞
                         
                        第四節 國民政府與蘭州中心地位的重建
                         
                        小結 從“外邊緣”到“內邊緣”
                         
                         
                         
                        第二章 邊緣最“中國”:近代蘭州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典型的城市形態:城墻與城池
                         
                        第二節 內部空間格局的形成和演變
                         
                        第三節 人口結構與空間分層
                         
                        小結 邊緣最“中國”的成因
                         
                         
                         
                        第三章 邊緣發展的動因:近代蘭州經濟成長的脈絡
                         
                        第一節 長途販運貿易與交通發展
                         
                        第二節 “早起步”:清末民初蘭州工業的發展
                         
                        第三節 “晚發展”:戰時蘭州工業的突飛猛進
                         
                        第四節 戰時工業的發展動因:以毛紡織業為例
                         
                        小結 邊緣發展的困境
                         
                         
                         
                        第四章 反序的邊緣:近代蘭州市政建設的開展
                         
                        第一節 “國家”的在場與缺席:清末以來的市政建設
                         
                        第二節 市政與國政:蘭州市制的三立三廢
                         
                        第三節 市政與寺廟:城市現代化的空間征服
                         
                        第四節 市政與林政:城市現代化的蹊徑
                         
                        小結 邊緣的反序性
                         
                         
                         
                        第五章 反抗邊緣化:“蘭州中心說”與近代蘭州的社會心態
                         
                        第一節 發現“新蘭州”:從西北邊疆到中國中心
                         
                        第二節 “蘭州中心說”的理想與現實
                         
                        第三節 主客矛盾:籍貫問題與群體沖突
                         
                        第四節 反抗邊緣化:教育界的籍貫問題
                         
                        小結 現代國家構建中的邊緣心態
                         
                         
                         
                        結語 現代國家構建中的“中心”與“邊緣”
                         
                         
                         
                        參考文獻
                         
                        附錄 各歷史時期的蘭州城圖
                         
                        后記
                         
                         
                         
                         
                         
                        當你仍是虔誠滋養著 參天鐵樹的泥
                         
                        有人做撼動你 一生馬蹄
                         
                        你會信奉他 如同整個奇跡
                         
                        直到懸河千言匯入那句——
                         
                        “愛你是我的壯舉?!?/div>
                         
                         
                         
                         
                         
                         
                         
                         
                         


                        國家與其邊緣視域下的蘭州城市史研究
                         
                         
                         
                        歷史上的蘭州,既平常,又特別!說它平常,是基于它具有所有城市的共同特點,地處要沖,黃河穿城而過,人口集聚,貿易雖說不上發達,但在西北內陸地區亦可謂為茶馬貿易之樞紐。說它特別,則緣于它距離中原太過遙遠,尤其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古代,用“遠在天邊”來形容它,一點也不過分。但在王朝政治邊界的變動中,蘭州卻被賦予了“治邊重鎮”的特殊地位。它看似邊緣,但在更加邊遠的西北內陸地區卻儼如中心,清朝將陜甘總督的治所設于蘭州,便是它地處西北內陸秩序中心并發揮戰略作用的明證。尤其是進入近代,在“海防”與“塞防”的爭論中,蘭州的地位更顯突出。左宗棠入甘,不僅開啟了蘭州城市近代化的序幕,而且再次表明了清政府對蘭州在固疆治邊中的戰略地位的認可??箲饡r期,西北又被賦予了抗戰救國的歷史重任。九一八事變后,“開發西北”的呼聲不絕于耳,有識之士紛紛遠赴西北考察,無不看重西北對挽救民族危亡乃至對民族復興的重要性,愛國僑胞林鵬俠自述其考察西北的動機時說:“彰往察來,深信吾中華民族必可復興,西北又適為復興之根據地?!敝浾哧愘s雅也說:“自‘九一八事變’爆發,日人強占我東北四省以來,國人感于民族前途危機之日迫,始高瞻遠矚,轉移目光于邊疆方面,于是‘開發西北’呼聲,洋溢云表?!痹诿褡宕嫱龅奈ky時刻,西北的重要性再次展現在人們面前,處于西北內陸中心的蘭州,在挽救民族危機、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進程中再次扮演了重要角色??箲饎倮?,中華民族迎來了一個重要的復興機遇,國人紛紛在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體系下探討如何構建政治民主、市場統一、文化多元的民族國家。一時之間,關于蘭州,出現了“蘭州中心”“蘭州重心”“祖國的心臟”“百年前的芝加哥”等美譽,甚至出現了“建都蘭州論”等主張。緣何一個傳統疆域觀念下的邊陲城市能夠受到國人的垂青?這一主張的背后究竟蘊含著什么觀念?
                         
                         
                         
                        帶著對這一問題的思考,本書作者邵彥濤從蘭州大學歷史學基地班到了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跟隨我攻讀碩士研究生。蘭州大學作為老牌“985”高校,學風淳樸,名播遐邇,且與我校中國近現代史專業交流較多,前輩學者王勁先生與華中師范大學蘇中立先生來往甚密。2007年以前,國家掀起了西部大開發的熱潮,我應邀作為蘭州大學“萃英計劃”講席教授,每年赴蘭大講學一個月,主要面向研究生講授中國近代史研究專題、經濟史的理論與方法等課程,并面向全校做一兩場學術報告。彥濤當時還是蘭大歷史文化學院歷史學基地班的一名大四本科生,他旁聽了部分課程,并在一次學術報告會后經楊紅偉老師介紹,與我討論了報告會上的學術問題,并表達了想來武漢跟隨我讀研的愿望,我當即表示歡迎并鼓勵他認真準備。之后,彥濤順利通過推薦免試,保送到了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在碩士階段,我鼓勵他繼續關注西北近現代史,堅守屬于自己的問題意識和學術道路。他以《近代中國的“西部牛仔”——近代蘭州區域市場中的客商研究》為題,探討了客商在近代蘭州區域市場的地位和作用,該文被評為2011年度華中師范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他也被推薦免試攻讀博士學位。在博士階段,他繼續思考“蘭州問題”,以近代蘭州城市的發展演變為題,撰寫學位論文。他將近代蘭州的發展置于現代國家與其邊緣的互動關系中,鮮活地展現了邊緣社會參與并推動現代國家構建的歷史實態。這篇論文還獲得了湖北省2015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參加工作后,彥濤又以這篇博士學位論文為基礎,申報并獲批了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由此又進一步豐富了史料、充實并完善了部分章節,最終成為展現在讀者面前的這部書。
                         
                         
                         
                        蘭州城市史研究既要呈現其平常面,又要揭示其特殊面。就其平常面看,它的地理環境、沿革變遷、空間布局、經濟成長、市政建設、文化教育乃至城市精神等,構成城市史研究的基本元素。就其特別面而言,近代以來的蘭州在城市近代化進程和現代民族國家構建過程中,不僅承載著邊緣地帶中心城市固疆治邊的功能,而且一直在努力擺脫邊緣角色,試圖從邊緣中心上升為民族國家的中心,這一努力過程本身就是現代民族國家構建過程的一部分。這樣一來,看似平常的東西便變得不平常,便有了幾分特別,這個特別,既是時代賦予,也是空間的饋遺。
                         
                         
                         
                        本書的最大特色在于將單體城市研究從單一的個案研究中解放出來,放諸現代國家構建與其邊緣關系的視野中進行宏觀的解讀。作者將考察的時間界限定位在1872~1949年,并以五章的篇幅將蘭州的平常面置于“國家與其邊緣”的視角中加以觀照,使蘭州城市史研究突破了既有的框架,有了一些新意。對于邊緣城市而言,其城市現代化與其說是自身積累的結果,不如說是國家主導的產物。國家構建是邊緣城市發展的基本原因和動力,也深刻影響和改變了邊緣城市的空間格局與發展方向。作者把清末民國時期諸多人士將蘭州稱為“中國中心”的觀點概括為“蘭州中心說”,并認為這種觀點的出現,不只是因為蘭州位于中國地理幾何中心,更是緣于現代國家構建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構。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多元一體是中華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民族共同體的構建是一個漫長的交融互動的演進過程,也是一個從自在到自覺的過程。就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來說,古代處在自在時期,歷代王朝采取羈縻、安撫、懷柔、互市、和親等政策措施處理統治民族與其他民族之間的關系,客觀上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一體化。鴉片戰爭以來,國家外遭強敵入侵,內陷分裂割據,民族危機逐步加深,各民族認識到在西方列強侵略面前的共同命運,民族共同體意識逐步增強。從思想史演進的角度看,清末民初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生成的一個重要時期,辛亥革命是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一場重要實踐。把“蘭州中心說”和“建都蘭州論”放到現代國家構建的進程中看,它何嘗不是一個身處邊緣,又不甘邊緣,且希望從邊緣走向中心的一種民族自覺呢?單從字面上看,“蘭州中心說”和“建都蘭州論”似乎都有些離譜,卻是現代國家構建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一個歷史性的符號象征。國家構建促進了蘭州的城市現代化,反過來說,城市反邊緣化的努力同時也是構建現代民族國家的有機成分。
                         
                         
                         
                        作者對“蘭州中心說”的分析是全書精彩之處?,F代國家的建立,本就是一個由中心不斷向邊緣滲透整合的持續過程。既往研究多聚焦于“中心”的立場,關注中心對邊緣的影響,本書另辟蹊徑,從“邊緣”的立場出發,描述一個邊緣城市如何嘗試擺脫邊緣身份,甚至自命為“中國中心”。這一現象不是蘭州獨有,而是邊緣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心態,頗具“邊緣革命”的色彩。正如作者所說:“‘蘭州中心說’的提出,代表著國家中心人群對西部價值的重新發現,也是在邊疆危機和抗日戰爭的大背景下,對中國‘中心’進行重新定義的一次嘗試?!痹?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之后,重讀這段歷史,反思近代以來中國“中心”觀的演變,對于加深“中國”的空間性認識,不斷擴展國家發展的戰略回旋空間,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邵彥濤博士的學術之路才剛剛開始,這部書也是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始生之物,其形必丑,該書難免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作者一定會從讀者的善意批評中不斷修正和完善。我希望彥濤博士不忘學術初心,繼續求實開新,在學術道路上穩健、持久地走下去!
                         
                         
                         
                        彭南生
                         
                        2021年12月于武漢桂子山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 版權所有 京 ICP 備 05055195 號

                        如何将自己隐私玩到哭,说服娇妻尝试其他男人粗大,FREEⅤIDEO性欧美VR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